在被人们称为红河谷热土上的“太阳城”——云南元江,活跃着一群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云锡人。他们构成了元江镍矿建设工地最美的风景,托起了云南镍产业明天的太阳!
元江镍矿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勘探,并列入计划开发的红土镍矿床。镍矿蕴藏量居全国第二位,是我国三大镍矿之一。 为了云南镍产业的崛起,2005年2月24日,元江县人民政府、云锡集团公司、云南坤能矿冶研究公司合作开发元江镍矿签字仪式在玉溪举行。同年3月31日,云锡元江镍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揭牌仪式在元江县甘庄举行,拉开了元江镍业改扩项目建设工程的序幕。元江镍矿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元江镍业开发寄予了厚望。云锡集团公司高度重视,举全司之力做强做大云南镍业,将云锡元江镍业改扩项目建设列为云锡集团公司“锡、铜、铅、锌、镍、稀贵金属”六业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云锡集团公司“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2005年8月,云锡元江镍业改扩项目正式启动。 为确保元江镍业改扩项目按期、按质、按量顺利投产,云锡集团公司发挥集团整体优势,采用大兵团作战的方法,按紧张、有序、科学、安全的原则,工程建设设计、土建施工、非标制作、设备采购和安装等同时进行,确保完成2000吨/年一期元江镍业改扩项目的建设工程。 云锡元江镍矿、云锡建设处、云锡储运公司、云锡设计院、云锡建设集团公司、云锡通达公司、云锡供水公司、云锡机械公司、云锡建设监理公司等单位迅速到位。 针对大兵团作战的特点,云锡成立了以云锡集团公司领导为总指挥长,总经理助理、建设处处长李明贤为常务副指挥长的云锡元江镍业改扩项目工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多个专业组负责相关工作,组织实施、解决现场施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协调工程建设与外界相关单位的关系,督促各参建单位按建设总目标施工。 为确保大兵团作战紧张、有序、科学、有效地进行,云锡元江镍业改扩项目工程实行每月一次的指挥长会,每周一次的现场调度会,做到了一般事情当天解决,大事不出周,重大事情不出月。 素有红河谷中的“太阳城”之称的元江,还没过春节,气温就开始攀升。一年中气温最高时达摄氏40度。加之元江镍矿施工地颗粒较细、比重较轻的特殊土质,一阵轻风吹过,就扬起漫天尘土。这对长期生活在个旧这一四季如春、清洁美丽城市的云锡人来说,不啻是进入元江的第一个考验!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云锡人,将个人生活的舒适置之度外。为确保工期,方便施工,他们将干打垒的简易工棚搭建在距离工地最近的地方。在这个几张油毛毡、几块旧木板搭起来的“窝棚”里,他们一住就是几个月。 吃水他们得到山下十几公里的安定村去拉,油盐柴米也得跑到山下去买。这里一刮风,风沙一个劲地往人的嘴里和鼻孔里钻,吃一餐饭不知要吃下多少风沙。 然而,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云锡人打下了一个个硬仗,进行了一次次攻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二 元江的天气,半年干旱,半年下雨。为改变矿山缺水的状况,云锡元江镍业改扩项目工程指挥部下了死命令:必须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坝高57米、坝长228米、顶宽6米、底宽270米的小板壁水库拦河坝。 四面环山、中间低凹,距安定矿山直线距离3公里,总库容340.6万立方的小板壁水库,是云锡通达公司在云锡元江镍矿施工的第一个水利工程。这一工程工期不能超过5个月,技术要求却很高。 有的专家和同行对云锡通达公司投来了怀疑的眼光,他们曾说,别说你们这几十号人七八条“枪”,就是设备精良的省级工程队来干,至少也得干一年。 云锡通达公司经理、云锡建设集团元江工程指挥长邓成昆和云锡通达公司副经理、小板壁水库工程负责人万宝国没有去争辩,他们率领通达公司的职工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为实现当年施工、当年安全度汛、大幅度降低度汛措施费用的施工目标,他们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总进度计划精心组织,高速度、高效率组织生产。 为确保施工进度,他们严格考核车辆台班工作量,驾驶员们你追我赶,一人顶俩,既运送坝料,又开装载机和压路机,轮番24小时不间断作业。平均每个台班拉土运送坝料40多趟,最高时达50多趟。台班工作量最高的驾驶员都上了竖立在小板壁水库工地的“英雄榜”。 为保证施工质量,他们严格挖掘、运输、推平、碾压等每道工序的检验,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交下道工序施工。 为争取施工时间,他们就近住在工地旁搭建的干打垒简易工棚里。住地一台电视,加一瓶老白干和几碗菜,就是他们野外工作的业余生活。 董达、侍永辉、刘明学等驾驶员,为了保证工期,他们不分白天昼夜地运送坝料,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每人每班运送土石料高达50多趟,在当班劳动竞赛中,他们都上了“英雄榜”。 为了赶工期、争速度,许多职工几个月没有回家,当问到他们哪来的这种干劲时,他们说:不为别的,就为给通达争气,给云锡争光!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坝也在他们忘我的拼搏中一寸寸加高。4月15日下午6时,开工不到半年的小板壁山口,就筑起了一道坝体回填至设计度汛高程1746.6米的分区大坝,提前15天完成了施工任务。 经现场试验、检验、抽检,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小板壁水库施工以工期短、进度快、质量优等几个“一流”的佳绩,在当地水库建设史上创下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这些普普通通的云锡人,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干了常规施工需要一年多的工作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上级领导,施工同行甚至对手,都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元江县委一位领导感慨地说:“小板壁水库拦河坝工程创造了云锡速度,感动了元江,展现了云锡风采!” 三 由于历史的原因等多种因素未得到治理的云南元江镍业成镍尾液,一直是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大问题。云锡元江镍业公司挂牌成立后,云锡就将元江镍业年产2000吨硫化镍精矿含镍金属沉镍尾液治理提上了议事日程。 随着云锡元江镍业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启动,这一关乎当地生态环境,关乎云锡元江镍业公司生存发展的元江镍业沉镍尾液治理,被云锡集团公司列为元江镍业的又一个关键项目,将其定位为云锡的“天字号”工程,交由云锡集团公司环保处负责新建环保治理试验研究工作。 据有关信息及资料记载,国内外治理酸性废水的技术方法多用于治理矿山废堆场中硫化矿的硫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经过自然氧化而生成的酸性废水。用于沉镍后成分复杂的尾液处理,而且废液中的水必须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这在国内外尚无成功的事例。 面对这一关乎云锡元江镍业公司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云锡集团公司环保处处长白健带领环保处人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紧张的试验中。 没有现成的试验室,他们的试验工作就在集团公司技监环保处的环保监测分析室里进行。没有可供借鉴的现成经验,他们就召开专题会集中意见一次次反复实验,一次次分析实验得到的参数,一次次调整实验中合剂的数量。 随着他们实验次数的增加,他们的实验指数一点点接近了期望的目标值。当镍生产废液在简易的烧杯中变为可排放的沉淀渣和清亮透明的水时,他们心里的喜悦无以言表。 经过检测,回收利用的占镍生产废液50%的清水,完全达到了生产循环用水的标准。 2005年12月17日,云锡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文翔主持的指挥长会议,通过了由有着设计选矿工艺流程丰富经验的云锡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蒋荫林和白健共同设计的镍生产废液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案。 担负镍生产废液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磨机、搅拌桶、搅拌槽、开关柜等设备制作安装及其土建基础开挖、石灰仓、设备基础、挡土墙施工的云锡机械公司干部职工,在时间紧、任务重、施工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举机械公司全司之力,周密组织,精心施工,比集团公司要求的工期提前3天顺利完工。 担负蓄水10多立方米的钢接合池的制作安装和160米废液排放管道以及外部供电线路架设的云锡供水公司,为确保试车工期,全体参建的干部职工起早贪黑,每天8点前就来到工地,晚上干到看不见了才回基地吃饭。经过紧张有序地工作,供水公司在7天时间里完成了按照常规施工需要10到15天的工作,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交给的任务。 2月11日,由云锡集团公司自行设计和制作的镍生产废液回水处理工艺流程一次拉通,2月21日正式投入生产运行,23日进行了生产全线连动运行。24日当天处理的2000多立方米镍生产废液经过检测,其中的酸和重金属离子全部分解至排放标准以内,当天回收循环用水1000多立方米,达到了固液分离、回水利用、排放达标的要求。且使用的中和剂、絮凝剂均控制在试验范围以内,使治理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望着沉降池边缘缓缓流入回水槽中清清亮亮的水,参加镍生产废液回水处理及工艺流程建设的干部职工连日来的辛苦劳累都烟消云散了,心中充溢着无以言表的欣慰…… 云锡人以云南镍产业的崛起为己任的思想境界,云锡人精湛高超的技术,云锡人吃苦奉献的精神,使元江地区的干部职工认识了云锡,了解了云锡。 元江县委副书记、元江镍矿产业发展协调服务领导小组组长吴洪明说,我从去年9月份以来一直和云锡元江镍业的干部职工进行接触。云锡集团抢抓机遇、发展经济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云锡人夜以继日、只争朝夕的工作作风鼓舞着我,云锡人密切协作,团结奋斗的精神教育着我,云锡人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理念时时在感动着我。与云锡这样优秀的企业合作,将元江建成工业强县,实现元江经济翻番不是梦! 元江镍矿——一个新生的镍都,犹如初升的朝阳,正在红河谷的热土上悄然崛起…… |